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
公众号
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文化科普 > 养生保健

【名医开讲】气血调和百病消

 


一、气的认识

气,无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资之一。

不同于血,看不见摸不着。相对于有形的物资来说,气注重于功能的体现。

《景岳全书》“气之为用无所不知,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

 1930年代版的《辞源》中,“气”字条下,有这么一个释义:无形质可见而能相交感者谓之气。

气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升降出入处于平衡人体健康,升降出入失衡气机失调就是病理状态(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脱),升降出入停息生命就终止。

 

二、血的认识:

 

 

血液,有形。行于脉中红色液体,和气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水谷精微、营血、精髓、津液所构成。(与现代医学血液的组成相似,蛋白质、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属于物质的概念,与骨髓生血和营养吸收密切有关)。

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肺朝百脉、肾主骨藏精。

《景岳全书·血证》“而血即精之属也。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领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全身,无所不及”。

血的作用是营养和滋润全身生理功能,而且在脉管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一旦血液运行过程出现故障产生的病理表现有:血虚、出血、血瘀、血脱等。

 

 

三、气血关系:

 

夫血之与气,易名而同类也。

气(原动力)——电——能量,功能

血——水——物质,形态

《难经》“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气血关系具体体现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四、气血失调的几种主要表现及调理:

 



 

 

气虚

1

1、原因——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伤过度(劳则气耗)。

2、调理——药物: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

饮食:

扁豆,山药,莲子,芡实,南瓜,葡萄干,龙眼肉,大枣……

党参黄芪粥,山药粥,黄芪炖土鸡,龙眼人参茶等

心气虚:人参3克,莲子粥15~30克

肺气虚或气阴两虚:参麦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脾气虚:理中汤,或黄芪15,党参9,茯苓12,白术9,生姜3

肾气虚:黄芪党参山药黑豆,或金匮肾气丸

注:补气的食物适合早上空腹服用,因为ー年之计在于春,ー日之计在于晨。

3、艾灸:气海、足三里、脾俞穴

 

 

 

 


 

 

血虚

2

 

原因:体内阴血亏损,由于失血过多,饮食不节,慢性消耗

面色无华、头发枯、唇苍白、舌无血色、爪甲苍白。疲倦乏力

调理方法:

红枣,桂圆,当归,阿胶,党参(气能生血),猪肝,猪血、菠菜、花生

归脾汤,四物汤

血虚者不宜喝浓茶!

               

 

 


 

 

气血两虚

3

 

原因:气虚或血虚互相影响,久病不治。面色无华头晕心悸气短懒言。

调理: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归脾汤

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气与血也,气主阳而动,血主阴而静。补气以人参为主,而芪术佐之,补血以熟地为主,而芎归佐之,熟地之于人参,一阴一阳相为表里,一形一气互主生成!”

饮食:补气补血的食物都可以。此时要防止滋腻碍胃,作息规律。

 

 


 

 

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衡

4

 

常见的气机失调状态: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种。

气滞(常见):

1、原因:情志内伤、邪气留滞,或脏腑经络等功能障碍所致

情绪——  情志致病,怒则气上(肝气上逆~脑);喜则气缓(心神涣散~心);惊则气乱(心胆气乱,精神);悲则气 消(消沉抑郁~肺);恐则气下(气机下陷~肾);思则气结(脾气郁结)。

如:林黛玉——思则气结,脾气亏虚,肝气郁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两肋胀痛、食不知味。

范进中举——喜则气缓,疯了

2、调理:(缓解气郁),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百病生于气,喜怒哀乐都会导致气的上窜下跳,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要养生得先养心。

牡丹花玫瑰花入肝经——疏肝,解郁;

白菊花——清肝火,头痛

黄花菜(萱草)解郁除烦。

三妙解郁茶:玫瑰3克、牡丹3克、绿萼梅3克。

 

 


 

 

气滞血瘀--气滞与血瘀同时存在

5

1、原因:

气滞导致血瘀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日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瘀。

血淤导致气滞多由于外伤或者脏腑行血功能失调,血瘀日久。

2、表现:

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3、治疗:以通为补-行气活血,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单方:山楂15克(活血化瘀)、陈皮6克(理脾化痰)

丹参(养生10克;治病痛30克或60克)。

 三七粉3克,黄酒吞服

 

调气经典方——逍遥丸(健脾疏肝方)  

该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而设。症见:两胁疼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发胀,脉弦而虚。

君:柴胡,当归,白芍

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七情气结-肝失条达——阴血暗耗,生化乏源-肝体失养肝气横逆-脾失健运。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可以芳香行气助柴胡疏肝)。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炙甘草柔肝缓急,生姜(煨用)温胃和中。薄荷清郁热。

刚柔相济,温凉并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

 

 单方验方:

肝郁脾虚症状轻微:逍遥丸按说明服。

肝郁脾虚兼肾阴不足:逍遥丸早上服10粒,六味地黄丸晚上服10粒

肝气郁滞兼心脾两虚:逍遥丸早上10粒和归脾丸晚上10粒。

失眠心悸:逍遥丸和酸枣仁丸或柏子养心丸……

乳腺小叶增生:逍遥丸合乳癖消

 

 

来源:未知 作者:湘乡市中医院 2018-04-05 08:58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