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
公众号
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热烈祝贺我院中风科主任易彩飞荣获“湘乡市第七届十佳杰出青年”

 

丹心妙手耀杏林

                -----记“湘乡市第七届十佳杰出青年”易彩飞

彩霞朝夕照,飞马渡垂危;医药卓双艺,师贤对晚晖。这是曾在湘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康复后的中华诗词协会、著名诗人熊涟滨老先生,在临行前,为感谢易彩飞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特意为她撰写的五绝藏头诗。这既是一个病人从内心深处发出对满怀仁爱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她的赞叹,亦是她良好医德医风的真实写照。

“学习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祖国的中医学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如何将这一传统医学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们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易彩飞相信,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医疗技术始终是医治病人最不可或缺的武器,这个武器不仅能让年轻生涩的医生走向成熟,更能为广大的患者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但医疗技术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所以在她从医的十多年时间中,学习始终是她不变的生活习惯。她说:学习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琐碎的工作中保持敏锐的头脑,发现容易被别人忽视的细微之处,而恰恰就是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细微之处就藏着能带来生机的希望。她大量阅读医学书籍,查阅医学资料,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她还广泛学习预防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及法学等有关知识,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碰到任何问题,她都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寻找答案,甚至是向刚刚才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年轻医生们询问。常常为了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她会翻阅资料一直到凌晨,第二天就会和同事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提醒大家要注意的事项。

繁忙的工作之余,易彩飞还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科研工作,试图以独到的方法使传统医学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她发现,西医在脑中风康复这方面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的针灸却是有着确切疗效和独特康复手段。从湘雅医院进修回来后,她向医院提出了引进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开创的最新针灸技术——“醒脑开窍”针法的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大大降低了中风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对中风病急性期及恢复期治疗的有效率达98%,吸引了大量来自双峰、娄底、韶山的区域外病人,为众多中风患者带来了福音。“石氏中风单元疗法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于2009年获得了湘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不懈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敬佩,更为挽救病人的生命积蓄了力量。从医十多年,她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被聘为龙城讲师团讲师,她还经常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举办健康讲座,为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不遗余力。

“管理是提升效率的法宝”

2008年,易彩飞从湘雅医院进修回来。经过多方努力,中医院在湘潭市范围内成立了首家具有中医特色的中风病房,组建了中风科,她便挑起了中医院神经内科创建发展的大梁。

中风科建起来了,但作为一个新建科室,事情千头万绪,怎样让科室在最短的时间内走上正轨,出效益,是摆在她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医院领导为了科室的发展,在人才和硬件建设两方面舍得投入,先后选送多名骨干赴省中医院中风科进行中医特色治疗的强化学习,为石氏中风单元疗法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室添置了大量专科设备,如康复器材、OT组合训练车、电动起立床、多功能牵引床、中药薰蒸治疗仪,使中风科目前硬件设施处于我市先进行列。易彩飞认为,管理出效益,管理是提升效率的法宝。她规范管理,狠抓科室的质量和服务,身先士卒,不计时间和报酬。在她的感召和带领下,全科人员同心同德,日夜工作,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订制度、写规划、理思路、想点子。以提高医疗技术为核心,以改善服务质量为宗旨,以让病人满意为目标。她还非常重视和上级医院乃至全国同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经常聘请湘雅的教授来科室会诊、坐诊,为年青医师讲课,提高科室的整体医疗水平。中风科成立一年,就以显著的中医药特色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在,中风科的年门诊量达到4000余人次,全年住院人次约1000余人;收治病人中,专科重点病种人次占60%以上;重点病种中中医特色治疗率达100%;中医药参与治疗率为100%;治愈好转率达95%。中风科成立以来无一例等级医疗事故,无医疗投诉。医疗收入逐年增加,去年达到了近400万元,住院床位使用率达到106%,病人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99%。临近县市的中医院如娄底市中医院、汉寿县中医院等多家中医院先后到中风科参观学习。2009年8月中风科荣获国家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而她也先后获得了湘乡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湘潭市芙蓉标兵岗位能手,卫生系统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

2010年,易彩飞来到梅桥乡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进行挂职锻炼。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周按时下乡业务查房,组织卫生院的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指导病历的书写,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卫生院的医疗质量,提升了服务能力。她还为卫生院的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多条建议被卫生院领导采纳并应用于实践中。她的努力得到了卫生局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卫生院同仁们的高度评价。

易彩飞是个想法很多的人。她的点子往往另辟蹊径,有非常独到的地方。她思考问题细致缜密,分析问题条理清楚,非常具有感染性和说服力。她在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她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够脱颖而出,将科室管理得井井有条,带动挂职卫生院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她独特的管理理念和聪明才智是分不开的。

        “ 敬业是白衣工作者的天职”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在现在来说就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神经内科的很多患者病情较重,尤其是一些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心情难过、烦躁可想而知,脾气急躁骂人也是常有的事。中风病人往往病程长,恢复慢,思想包袱沉重,对生活失去信心。易彩飞常常耐心地开导他们,教给他们急救常识、注意事项。易彩飞曾说:敬业是白衣工作者的天职。只有怀着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病人的痛苦,感受他们的需要,接受他们的建议与批评,耐心倾听他们的苦与乐,才能使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对其生命价值和人格的尊重,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易彩飞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教育科室的医护人员。  

中风科曾经住过一位年纪不大的女患者,因脑出血留下了偏瘫、失语的后遗症,由于遭受打击太大,她自暴自弃,经常歇斯底里地打骂旁人。一次易彩飞为她做检查时,她突然大叫大闹,抓起易彩飞的手狠狠咬了一口。她的手上立即出现了几个清晰的牙印,疼痛一阵阵袭来。家属连忙上前强行拉开病人,但她阻止了他们的举动,放柔声音安抚病人,告诉病人不会放弃对她的治疗,并嘱咐医务人员和家属多鼓励她,开导她,减轻她的心理负担,帮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后来病人慢慢地不再抗拒她,开始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出院时,她紧紧的拉着易彩飞的手,艰难地说出了“谢谢”两个字。每当一个病人治愈出院,易彩飞都会欣慰不已。作为一名医生,她觉得,自己的坚持和付出,能为病人带来欢笑和重新生活的勇气 ,这就是辛勤工作最好的回报和褒奖。

中风科建立才短短的几年时间,易彩飞却有了固定的病人群。她甚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都告诉病人,病人有什么问题也是直接打电话询问她。科室有病人病情突发,她总是随叫随到。常常是她和家人团聚的时候,急救电话突然响起。有时是深夜、有时是凌晨,只要电话铃一响,她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抢救现场。曾有一位老病人感慨地说:易主任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总是对我笑脸相迎,嘘寒问暖,认真负责,只要是住到她科里,我就放心。

从医十多年,易彩飞的青春年华在这片白色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绽放出最美的光彩。在一个个晨曦微现的早晨,一个个薄雾迷离的黄昏,她一次次用智慧为病人赶走死神的威胁,一回回将鲜活的生命送上崭新的旅途。为了工作,她没有睡过几个安稳觉,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常常惭愧自己不算一个合格者,因为她把时间都用在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心声上了,但她不后悔。常有病人和同事开玩笑的对她说:易主任,别看你个子小小的,能量却不小啊!是的,小小的身躯也许不起眼,但在她的心中,充满的是对医学高峰不断攀登的追求与渴望,对医疗事业的执着忠诚,对病人的大爱无边。

丹心妙手耀杏林。让我们祝愿易彩飞在杏林园地里砥砺前行,谱写新的、更美的华章。

来源:未知 作者:湘乡市中医院 2011-11-29 10:11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